新會陳皮作為廣東三寶之一,是很多家庭的常備品,用于飲用、煲湯等;其藥用價值極高,所以也有很多人用來收藏。當我們仔細翻看陳皮表面時,就會看到各種各樣的疤痕,而內囊卻沒有。
新會陳皮表面上的疤痕,看起來不太美觀,這種情況是陳皮壞了嗎?為什么會有疤痕?會影響它的品質嗎?
新會陳皮表面的疤痕,俗稱“臺風疤”,是一種特別的標志,也是風雨的印記。新會處于珠江三角洲西部,依山傍海,地理位置特殊,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每年新會柑掛果時,總會遇到臺風暴雨侵襲。
新會柑生長過程中,臺風暴雨的到來會讓柑果與柑樹之間,或柑果與柑果之間相互摩擦碰撞,刮擦受損,這時柑果表面已有損傷,在柑果愈合后就留下了深淺不一的“疤痕”,也被稱作“臺風疤”。
這些“臺風疤”各有不同,會一直伴隨在陳皮身上,但并不是所有的新會陳皮都有疤痕。
“臺風疤”的存在是與柑果收成時天氣狀況有關,如果收成時無災害性天氣,疤痕也會自然減少。且陳化年份過長,疤痕是有所消減的,但依然存在,不會隨著年份而消失。
新會陳皮表面的疤痕,對品質沒有影響,表皮刮擦損傷后留下的痕跡,只是不太美觀,但不會影響日常食用和儲存陳化。
我們精選了存放4-6年的新會陳皮,通過科學配比,將其與陳化6年的熟普結合,融合為陳皮普洱散茶,名為淳樸。條索緊實,肉眼可見陳皮絲,湯色紅濃明亮,當真透徹,滋味甜醇,甘潤厚滑,每一口都是滿滿的陳香伴果香。
不盡相同的“臺風疤”,也是大自然的饋贈,成為獨具特色的標志。當我們在享用新會陳皮時,可以用心感受它風雨兼程過的佳味。
很多細心的茶友還發現,存放陳皮的容器底部有不少粉末,并且陳皮內囊也少了很多,這種情況是正常的嗎?什么原因導致的?下篇文章告訴你詳細答案,記得關注哈~
關于版權: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