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的藥性理論
把各種藥的性質都做了歸類
主要分為
四氣(寒、熱、溫、涼)
五味(辛、甘、酸、苦、咸)
升降沉浮
歸經
有毒無毒
配伍
等等
中醫認為茶是一種藥
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對茶這樣描述
“苦、甘、微寒、無毒”
中醫理論認為
甘味多補,而苦味多瀉
茶既有苦味,也有甘味
好茶大都先苦后甜
苦味能清熱、解毒、消暑、消食、去膩、通便、祛痰、祛風等
甜味則能生津、止渴、益氣、益壽等
茶從四氣上分析
性微寒,具有清熱、解毒、瀉火、涼血、消暑、療瘡的功效
從升降沉浮方面來說
茶既能升浮(如祛風解表、清利頭目)
也能沉降(如下氣、利水、通便)
從歸經上說
茶歸經遍及心、肝、脾、肺、腎五臟
茶葉對于人體有多方面的活性
很難用一兩個經絡來概括
從有毒無毒上說
茶是無毒安全的
適合長服、久服
另外
茶葉的品種、生長環境等因素的不同
都會造成茶葉的藥性差別
尤其是茶葉加工工藝
對茶葉藥性影響相對較大
在我國
按照加工工藝的分類
我們可分為六大茶類
這六大茶類的藥性就有很多的不同
每一茶類也都適合不同的人群
綠茶
屬性:涼性
適宜人群:三高人群,過膩、過食者,腦力勞動者和從事有輻射工作的人群
白茶
屬性:涼性
適宜人群:高溫工作者,體胖者,胃熱者
黃茶
屬性:涼性
適宜人群:高血壓、高血脂癥患者
烏龍茶
屬性:中性
適宜人群:胃寒、胃脹、失眠者,高血壓、高血脂癥患者
紅茶
屬性:溫性
適宜人群:腸胃寒涼者
黑茶
屬性:溫性
適宜人群:肥胖、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膽固醇癥患者,脾胃虛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