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貯藏中茶品質變化主要受哪些因素影響
在貯藏過程中,茶葉中的茶多酚、氨基酸、脂類、維生素C、葉綠素等物質極易發生氧化和降解,從而導致茶葉色、香、味等感官品質變化,這種變化主要受茶葉含水量和環境溫度、濕度、氧氣、光線等因素的影響。茶葉水分含量越高、環境濕度越大、溫度越高,茶葉品質改變也越大。在有氧和光線照射下會加速茶葉中多種品質成分的氧化反應,導致茶葉品質變化加快。另外,由于茶葉吸附性較強,極易吸收周圍的異味,故貯存茶葉的環境最忌有異味。
97、家庭如何貯存茶葉?
家庭貯存茶葉主要有三種方法:①容器干燥法。選用體積合適且密封性能好的鐵箱、玻璃瓶、陶瓷缸等,底層放入一定量的石灰或硅膠干燥劑,然后將茶葉用牛皮紙包成小包放于干燥劑上,一段時間更換干燥劑;②小包裝密閉干燥法。將茶葉裝入密封性能好的塑料復合袋(如鋁箔袋)中,加入少量干燥劑并封口裝入鐵罐或紙罐內;③冰箱冷藏法。利用低溫保持茶葉品質的穩定既經濟又有效。但由于茶葉極易吸附異味和水分,家用冰箱存茶特別要注意包裝的阻隔性能,防止茶與其他食物串味。
98、茶葉受潮后還能飲用嗎?
主要根據受潮時間的長短和程度來確定茶葉是否可以飲用。
如受潮時間短、影響程度小,茶葉未變質,可立即采取干燥手段(如烘干、炒干等),去除多余水分,茶葉尚能飲用,但感官品質會有影響,如湯色變黃,香氣轉低。如受潮時間長、影響程度大,茶葉已經變質,甚至霉變,就不能飲用。99.不同的茶是否需要不同的存放環境?
不同的茶葉應根據茶葉自身的品質特點選擇不同的存放環境。一般不發酵的綠茶和輕發酵的閩南烏龍茶、臺灣烏龍茶等以冷藏為佳,品飲前取適量茶葉恢復到室溫后即可沖飲;紅茶、黃茶、重發酵或焙火的廣東烏龍、閩北烏龍等可以采用陰涼、避光、密封、干燥的環境存放,冷藏更佳;白茶、黑茶等需后熟轉化的茶葉,可采用棉紙包好后室溫避光存放,同時環境濕度不可過高,否則茶葉容易霉變。
100、茶葉品質易變的原因是什么?
茶葉在貯運和使用過程中,色、香、味品質極易受外界環境條件的影響而發生變化,甚至變質,主要有三大原因:①茶葉結構疏松多孔,具有強吸附性;②茶葉富含的茶多酚類物質極易氧化;③茶葉主要的色、香、味物質容易氧化降解。
101、名優綠茶應如何貯藏?
名優綠茶貯藏過程中品質極易變化,對貯藏的要求較高。
名優綠茶在貯運和使用中主要涉及批量茶貯藏、零售茶葉貯藏和家庭消費貯藏等三個貯藏環節。
①批量茶庫房貯藏方法。批量茶一般多采用干燥、無異味的庫房貯藏和專用冷藏庫冷藏。保鮮庫的溫度一般為2~8℃,相對濕度應小于60%,在庫內貯藏8~10個月,茶葉的品質可基本保持不變;
②零售茶葉貯藏方法。零售小包裝茶應采用阻隔性能好的鋁箱復合材料等包裝袋,以干燥劑去濕或除氧、抽氣充氮等氣調技術進行保鮮包裝。有條件的也可采用小型冷藏柜冷藏零售茶葉,效果較好;
③名優茶家庭貯存。因數量少,可將茶葉密封后用冰箱或冷柜貯藏,盡量避免和其他帶有氣味的食品同儲。
102、如何判斷茶葉是否劣變?
茶葉品質劣變一般是指茶葉品質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并引起了明顯的不正常品質問題。一般通過看顏色、聞香氣和嘗滋味來判斷茶葉是否發生了明顯的劣變。
①看顏色。茶葉外觀顏色發生較大的變化,如劣變的綠茶會由翠綠鮮潤變黃變暗,紅茶外觀發暗,好像蒙了一層灰。
②聞香氣。劣變的茶葉香氣濃郁度和純正度均發生較大的變化,香氣低淡,難以持久,甚至出現陳味、油耗味等不令人愉悅的氣味。
③嘗滋味。劣變的茶葉滋味鮮爽度明顯下降,滋味品質欠醇正。如劣變的綠茶會失去原有的清鮮,紅茶可能會發酸等。
103、如何識別陳茶與新茶?
陳茶一般指往年生產的茶葉。因貯放時間長,茶葉中的內含物經過長時間的氧化,色香味形等品質均出現較大變化,與當年的新茶存在明顯差異。綠茶新茶色澤綠潤,有光澤,香高味醇,湯色清明;而陳茶的色澤泛黃,失去新茶固有的新鮮感,香氣低,甚至出現陳氣,滋味淡、湯色泛黃。紅茶新茶色澤烏潤,香高味醇,湯色紅艷明亮,葉底紅亮;陳茶色澤枯暗不潤,香氣低或有陳氣,滋味淡、湯色暗濁,葉底紅暗不開展等。
104、不同茶類的最佳飲用時間是多久?
不同的茶葉有不同的最佳飲用時間。
不發酵的綠茶和輕發酵的閩南烏龍茶、臺灣烏龍茶等一般建議當年飲用;
紅茶、黃茶、重發酵或焙火的廣東烏龍、閩北烏龍等建議在2~3年飲用完畢;
白茶、黑茶一般需后熟轉化的茶葉經過存放能明顯提升和改善茶葉品質,建議存放后再行品飲。以普洱茶為例,在適宜的貯藏條件下,一般普洱茶生茶儲存15~20年,普洱茶熟茶儲存5~8年,品飲口感較好。存茶時間也非越長越好,過長時間的存放,茶葉中的風味物質散失,反而顯得平淡,如故宮中的清代貢茶,經過近兩百年的存放,香、味俱淡。
105、普洱茶如何儲藏?
普洱茶在存放中應注意含氧量、溫度、光線、濕度等因素對茶的影響。
①空氣,普洱茶倉儲要空氣流通,但不能放于風口。另外,要注意周圍環境有無異味,不可將茶擺放于廚房或其他有生活、工業異味的環境里;
②溫度,存放普洱茶的溫度不可太高或太低,不用人為改變溫度,正常的室溫就好,最好常年保持20~30℃,太高的溫度會使茶葉加速發酵變酸;
③光線,光是一種能量,它能使茶葉內部的化學成分發生變化。如果把茶葉放在日光下曬一天,則茶葉的色澤、滋味都會發生比較顯著的變化,從而失去其原有風味。因此,茶葉一定要避光貯藏;
④濕度,太干燥的環境會令普洱茶的陳化變得緩慢,如環境較干燥,可以在茶葉旁邊擺放一小杯水,令空氣中濕度稍微增大。但是太過潮濕的環境會導致普洱茶快速變化,這種變化往往是“霉變”,令普洱茶不可飲用。濕度建議控制在75%左右。沿海一帶為海洋性氣候,梅雨季濕度會高于75%,更應注意及時開窗通風,降低濕度。
106、白茶如何存放?
白茶經過存放,茶的顏色變深,茶湯的滋味變醇和,受到很多消費者喜愛。白茶存放有以下要求:①長期儲存時,茶的含水率應控制在5%以下;②儲存環境應干燥、無異味,濕度控制在60%以下,如庫房為水泥地面,底板要用木架支撐;③白茶要低溫、避光貯藏,因為在高溫、光照條件下,茶葉內含成分的化學變化加快,陳化加速,從而使茶失去原有風格;④儲存過程中,沒有特殊情況不要打開包裝,否則會導致大量空氣進入,加速茶的氧化。
107、普洱生茶能陳放成普洱熟茶嗎?
自然存放條件下,普洱茶(生茶)變不成普洱茶(熟茶)。普洱茶(生茶)是指以云南大葉曬青毛茶為原料加工制作的緊壓茶,干茶色澤墨綠;普洱茶(熟茶)是指以云南大葉種曬青毛茶為原料,經過人工握堆發酵等工藝加工而成的茶葉,干茶色澤棕褐。所以,普洱茶(熟茶)是經過人工握堆發酵制成,而普洱茶(生茶)未經過人工握堆發酵,普洱茶(生茶)在后期貯放過程中會發生品質變化,屬于自然陳化,但不會變成普洱茶(熟茶),兩者間的風味存在較大的差別。
108、用于包裝茶葉的材料有哪些?
茶葉包裝是指從茶葉加工到消費過程中,為確保茶葉的品質和衛生安全,延長茶葉保存期限,便于茶葉的運輸、計量、保管、陳列銷售及攜帶所采用的容器或材料。茶葉包裝及材料豐富多樣,包裝用的材料主要有紙板、牛皮紙、白板紙、聚乙烯(PE)、塑料薄膜、鋁箱復合薄膜、玻璃制品等,主要容器包括鐵罐、紙罐、鋁罐、竹木容器、瓷罐、錫罐等。茶葉包裝為保證茶葉在加工、銷售、儲藏和流通領域的品質,防止和減少茶葉色、香、味和營養成分的變化發揮著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