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不同水質對綠茶茶湯品質有影響嗎?
采用不同類型的飲用水沖泡綠茶,對茶湯品質風格產生較大的影響。
日常泡茶用水主要為純凈水(蒸餾水)、天然水(泉水)、天然礦泉水等各類包裝飲用水和自來水、水源地水。
通常情況,純凈水(蒸餾水)沖泡的綠茶品質純正,原汁原味;天然水(泉水)對綠茶香氣和滋味品質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而天然礦泉水對綠茶品質風格影響較大,多數出現負面影響;自來水因水源地不同,其影響差異較大,一般大城市的自來水沖泡綠茶品質不佳;堿性水一般不適合沖泡綠茶。一般消費者可選擇純凈水(蒸餾水)泡綠茶,而要求較高的消費者可選用低礦化度、低硬度和低堿度的天然水(泉水)。大城市自來水一般可通過靜置處理或購置多層膜系統進行處理,以提高泡茶用水的品質。
茶葉中含一定量的草酸等有機酸,當泡茶用水的硬度較高,即水中含鈣和鎂離子過多時,就會產生大量的草酸鈣、草酸鎂等難溶于水的白色沉淀物質,與茶葉的質量關系并不大。
①上投法是指先在杯中沖入水,然后加入茶葉,此時茶葉在水面緩緩舒展、徐徐下降,這種方法的優勢在于不易使茶毫脫落,適合于芽葉細嫩、耳毫含量高易產生毫渾的茶;
②中投法是指沖入1/3左右的水,然后加入茶葉,最后注水至七分滿,適合于既不過分細嫩、又不十分難以下沉的茶葉;
③下投法是指先加入茶葉,然后注水至七分滿,適合于不易沉底,芽葉肥壯的茶葉。以龍井茶為例,選用玻璃杯中投法,3克茶葉用100毫升水沖泡,水溫75℃,第一泡80秒,第二泡60秒,第三泡95秒。
外國人飲用紅茶,習慣在茶湯中添加牛奶和糖,有的喜歡將茶汁倒入有冰塊的容器中,并加入適量蜂蜜和新鮮檸檬,制成清涼的冰紅茶。
58、如何沖泡潮汕工夫茶?
工夫茶流行于福建的閩南地區和廣東的潮汕地區,這是一種極為講究的飲茶方式。
喝潮汕工夫茶需用一套古色古香的茶具,人稱“烹茶四寶”:
一是玉書喂,即一只褚褐色扁形的燒水壺,容量200毫升左右;
二是潮汕爐,用以燒開水;
三是孟臣罐,一種紫砂茶壺,大小像鵝蛋,容量50多毫升;
四是若琛阪,一種很小的茶杯,只有半個乒乓球大小,僅能容10~20毫升茶湯。
以沖泡鳳凰單叢為例,5克茶用100毫升、80℃的水沖泡,第一泡70秒,第二泡50秒,第三泡60秒,此后每泡時間延長10~15秒,一般可以沖泡5~8次。
59、如何沖泡黃茶?
黃茶一般使用蓋碗沖泡,也可選用杯泡或壺泡。黃芽茶、黃小茶等可以參照綠茶沖泡方法和沖泡水溫,外形優美細嫩的黃茶可以選用玻璃杯或蓋碗沖泡。以莫干黃芽茶為例,3克茶,用100毫升水沖泡,水溫80℃,第一泡80秒,第二泡50秒,第三泡60秒。黃大茶需要較高的沖泡水溫,一般水溫以95℃以上為宜。
61、如何沖泡黑茶?
沖泡黑茶需要較高溫度的水,故常選用大肚紫砂壺沖泡,以保持較高的水溫。以普洱茶(緊壓茶)為例,5克茶用100毫升水沖泡,水溫90℃,第一次沖泡的時間20秒,第二泡縮短到10秒,第三泡延長至15秒,之后每泡延長5~10秒,一般可以沖泡7次以上。